歡迎來到河北科技服務網!客服熱線:0311-88997987
自從“雙創”概念提出以來,作為服務創新創業載體的眾創空間大規模興起,2015年3月國務院頒發《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自此眾創空間的建設在全國掀起浪潮。
近期,傳統房地產企業、咨詢服務業、投資企業、酒店行業的高管、白領辭職創辦眾創空間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正因為如此也導致社會上流傳著“眾創空間太多了、眾創空間靠政府補貼存活”的質疑聲音。
事實上,由于眾創空間屬于初創企業,具有高風險特性,同時又為創新創業者(創新創業本具有高風險屬性)提供服務,“雙重”高風險就導致大部分眾創空間難于“賺快錢”,這是眾創空間的固有屬性;同時眾創空間又屬于服務行業,還帶有一定的公益屬性,這又加大了眾創空間實現短期盈利的難度。
相比科技企業孵化器30年發展歷程,眾創空間作為短時期內爆發產生數量眾多的空間載體,的確存在一些問題??臻g建設體現政績指標化、房租依賴和普遍盈利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和服務同質化、投資風險控制以及專業運營人才缺乏等,均須進一步提高。
眾創空間建設“一哄而上”,問題難以避免,但瑕不掩瑜,好的運營模式和經驗也在慢慢形成。有效地經營眾創空間,除豐富的行業資源、人脈資源、導師激勵、重視投資以及提供專業咨詢外,在產業細分領域深耕上下游產業鏈,建立資源導入平臺,確保上游技術項目來源,銜接科研技術成果轉化,同時尋求下游市場應用——在上下游產業鏈之間游刃有余,是成功運營眾創空間的重要要素。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規劃下,作為“雙創”重要載體,眾創空間要走的路還很長。眾創空間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從“泥沙俱下”到“大浪淘沙”,市場終會對有效運營模式進行選擇。經過時間洗禮和市場檢驗的眾創孵化模式,一定是在當前存在問題基礎上的進一步優化。市場化、生態化、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才是眾創空間未來發展的正確路徑。
本期《特別關注》盤點2017年度行業最受關注、最容易引發爭議的12個問題,看看是你要的答案嗎?
Q1:為什么會有眾創空間橫空出世?
總結行業內的眾說紛紜,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答案。
主流的答案:認為是孵化器建設25年的成就。孵化器從0開始,經過30年的建設發展,偉大的成就很多。2017年出版了《中國創業孵化30年》,總結了孵化器建設30年的取得的成績。這種觀點則認為眾創空間的出現是孵化器建設25年成就基礎上產生的一個新事物。
第二個觀點:是25年孵化器的建設缺憾。筆者相對比較認同這個答案:眾創空間的出現是因為孵化器建設25年發展中產生的不夠、局限和制約,才有應運而生的。
第三種觀點:是25年孵化器的必然選擇。孵化器發展了25年發展到今天,它必然要選擇一些新的路徑、新的方式和新的發展模式。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而這,不存在標準答案。
Q2:為什么眾創空間誕生于中關村?
2013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出現了一股新力量、新現象、新氛圍,它們正在吸引全球的關注。這就是中關村涌現出了以創新工場、車庫咖啡、36氪、天使匯等為代表的一批創新型孵化器。這些新型創業服務組織已經超越了傳統孵化器的概念,它們創造了新機制和新模式,是一種新業態和新經濟現象。
從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誕生起,科技部火炬中心就一直密切關注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及其孵化模式發展,對其進行了認真研究,并赴部分創新型孵化器進行了實地調研,認為其值得提倡、推廣和支持。2014年火炬1號文首次會議,專題研討創新型孵化器。中關村首批認定了17家,并進入國家級孵化器管理序列。
為進一步呼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形式,科技部火炬中心將“創新型孵化器”改為“眾創空間”上報國務院。2015年1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鐵路、核電、建材生產線等中國裝備“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提升合作層次;確定支持發展“眾創空間”的政策措施,為創業創新搭建新平臺。
創新創業歷史的中國孵化器,不論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成就,面對今天整個中國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歷史機遇,諸多的問題、困擾、局限、病癥均以呈現。眾創空間(創新型孵化器)的出現,如同濁水中投入的明礬,瞬間一切清澈透明。
這樣看來,為何誕生于中關村,答案則呼之欲出了。因為中關村得天獨厚的創新創業環境、中關村嗅覺靈敏的服務水平能力,以及科技部火炬中心強力跟進推動。
Q3:為什么眾創空間還在風口就有了破產?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各地興辦眾創空間興致盎然,然而,最近美國大型連鎖眾創空間TechShop突然宣布破產,關閉了在美國國內的10家自營門店,包括剛開業兩周、全新的紐約布魯克林店。還有另外四家由其授權經營的海外分店將繼續營業,分別設在東京、迪拜、巴黎和里爾,TechShop的官網已經關閉,輸入原網址,會自動鏈接到宣布公司破產以及公司成長歷史回顧的頁面。
當然國內倒閉的眾創空間也不在少數。于是,市場上一片的指責聲,互聯網上出現了一系列例如破產潮到來的聲音。
其實,有破有立,才是市場屬性。為什么30年的孵化器很少破產?因為我們以前的孵化器絕大部分來自于體制內,來自于體制內的孵化器在建設過程中,它的市場屬性非常少,所以不存在破產這一說。但是眾創空間90%以上都是市場主體,一旦虧損了,立馬就破產。
當然我們要看到另外一個情況,就是眾創空間在過去幾年里,的確發展速度太快,的確有非常多的眾創空間的建設者跟風一樣的在建它。跟風而來的東西一定會出現非常大的泡沫。并且有很多人低估了眾創空間的進入門檻,那么它破產,是必然的。
Q4:目前眾創空間是多了還是少了?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用辯證的方式來思考。通常認為眾創空間多的,都是既得利益者的聲音。他們會說眾創空間太多了,是在浪費資源、財力、人力、物力。還有就是說眾創空間少的人,他不知道眾創空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不知道眾創空間有多難,所以說必須要更多。
其實多少不要緊,多和少應該交給市場競爭篩選。因為市場就這么大,做的差的會死掉,做的好的會不斷地壯大。
目前,科技部火炬中心也在針對這個問題制定標準和制定門檻。
眾創空間“井噴”現象背后,國內眾創空間盈利模式過于單一。眾創空間將面臨洗牌在所難免,市場競爭要求你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模式,淘汰也未必是壞事兒,未來眾創空間的管理,必須走市場競爭和政府監管相結合的模式。
Q5:眾創孵化的商業模式到底有多重要?
隨著眾創空間數量的快速上升,我們可以看到,已經存在的眾創空間表現出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同質化現象體現在眾創空間提供的服務類似,通常是包括辦公服務、工商注冊、企業培訓等,這些幾乎成為了眾創空間的標配。甚至有些眾創空間的商業模式與運營理念都大同小異,做成了“模仿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很多眾創空間入駐的多是一些軟件開發或者O2O運營項目,在項目類型上存在著很高的相似性,項目的同質化導致眾創空間缺乏核心競爭力。
當前,很多眾創空間的盈利模式較為單一,大多數空間以收取低額的租金和服務費為主要收入,而眾創空間的場地大部分是租來的,國內一線城市的租金之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前期投入很大,加上日常運營的成本又很高,所以空間盈利的空間很小。眾創空間是一個服務平臺,不是慈善組織,找不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必將無法長遠發展。
最重要的還有,這個眾創空間是否真真正正服務到初創企業和創業者。如果一個眾創空間不是優質的初創企業的生產地,而只是一個等同于所有的商業樓的物理空間,這才是最大的致命問題。
如果已經尋找到正確的商業模式,那么還必須具備以下幾點:第一,創始人的創業身份和企業家精神。眾創空間的創始人首先他必須是一個創業者或者是一個企業家,否則他是無法認同創業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服務者,這是特別重要的前提和基礎。
第二,要有細分專業產業的上下游生態融合。沒有專業產業鏈細分方向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一定沒有未來,一定是不成熟的商業模式?!秶铱萍计髽I孵化器“十一五”發展規劃》、《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十二五”發展規劃》,到《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十三五”發展規劃》也始終在強調專業孵化。
第三,增值服務+天使投資模式。當你的創業者身份明確了,當你的細分的產業方向也有了,這個時候就看你的服務方式。掙房租的錢,一定沒有前途,一定會被淘汰掉。在城市的每一條街、每一個拐角上,都是商業樓,每一個商業樓都是以房租而生。那我們為什么要有別于它,我們為什么要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就是因為我們的是服務初創企業和創業團隊,不是靠著房租生存。因此,“增值服務+天使投資”才是真正優秀的商業模式。在孵化器運營中,增值服務是最佳模式的選擇,它能幫助我們提高孵化服務能力,向天使投資機構轉化,從而進到更高的服務層面。我們將提升學習能力作為有效動能,把每個人的服務價值、對象、和企業捆綁在一起,讓孵化器成為最好的增值服務創造和天使投資機構。這樣的服務團隊才會不斷地去創造增值的收益,才能跟孵化企業建立一種水乳交融的關系,才能在服務中同創業者一起成長,一起創造價值。
Q6:政府為什么不厭其煩地支持眾創孵化?
創業者屬于經濟學市場的失靈部分。為什么是失靈部分?就是這一群體在市場當中處在生死邊緣,處在一種無人管的狀態或者無人關注的狀態,創業者就是如此。為什么創業者會成為這一人群?因為從創業者、初創小微企業身上掙不到錢。比如銀行,在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里,99.9%的服務資源都面向大企業,500強、國企、地產商等。
然而科技型中小企業才是未來國家經濟的生力軍。中國改革開放將近40年,引領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撥企業,無論是華為、聯想、騰訊、百度亦或是阿里巴巴,它們的起始點都是市場的失靈部分。
這個時候,政府的“有形之手”不會袖手旁觀。當這個事情還是市場失靈部分的時候,政府會支持、把控,等市場成熟了,政府就要把自己的手往回收,這才是政府必須不厭其煩不斷地支持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的原因所在。于是就出現了“政府支持是天經地義的”聲音。政府支持眾創孵化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機構服務著中小企業,如果你服務的不是初創企業和創業者而是建立在企業招商引資基礎上,那就是對政府政策極大的欺騙。
熱衷于服務政府是逃兵和阿諛奉承。政府不是要你來服務它的,政府是要你去服務創業者的。
Q7:為什么孵化
公眾號
客服一
客服二
Copyright?河北科小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河北科技服務公司 工商營業執照 站長統計冀ICP備18013620號-1